苗族牯脏节是剑河巫泥周边地区传统民俗——苗族牯脏节祭祖活动。相传,牯脏节活动是为了祭奠苗族神话中人、神、兽的始祖母妹榜妹留。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演绎着苗族神秘的宗教文化色彩。其
12月下旬,剑河巫泥周边地区再次迎来了十三年一届的传统民俗——苗族牯脏节祭祖活动。相传,牯脏节活动是为了祭奠苗族神话中人、神、兽的始祖母妹榜妹留。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演绎着苗族神秘的宗教文化色彩。其间,远方的客人担着贺礼咸来庆贺,两万多苗民在这里汇聚,凌冽的山坳一片沸腾。三十多头硕壮的斗牛在各牛主及家族成员的簇拥下在这里尽情挥洒彪悍和荣耀。18日下午,阴霾的天空忽扬扬洒洒地飘下今冬的第一场飞雪,村民们竟熟视无睹,仍执着倾注于斗牛场上的酣战。斗牛结束,亲友、寨邻纷纷为斗牛举行隆重的“贺牛”仪式:牛身被披红挂彩,牛角上挂满鸡、鸭⋯⋯,一时鞭炮齐鸣,浓烟滚滚,声震山谷。翌日,宁静的山村已被白雪覆盖,村子不见一缕炊烟。村民在牯脏头的组织下开始对几十头斗牛进行宰杀,隆隆炮声划破了山村的寂静,茫茫白雾笼罩着一幕幕凄切悲壮,苍天颤栗,山谷呜咽……。
千百年来,苗民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执着地守护和传承着中华另类文化体系。苗族语言、服饰、音乐、礼俗、宗教等文化元素诠释着自己的族类、支系和宗亲,是民族认同和凝聚的重要符号,也是黔东南地区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